一、特长
(1) 从一般点心用途到水煮、蒸煮领域,可以无需硬化剂单组分使用。
(2) 作为复合包装材料使用,几乎适用于任何薄膜。
(3) 具有稳定的附着牢度和复合适性。
(4) 印刷效果特别是高光部分着墨性良好。
(5) 印刷适性卓越,由于单组分使用,可以获得稳定的操作性。
(6) 印刷物的残留溶剂少,可以印刷出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。
(7) 没有甲苯及丁酮的异味,可保证作业环境的卫生。
二、稀释剂
(1) 无甲苯、无丁酮溶剂
GC-FINE 3号溶剂 (标准溶剂)
GC-FINE 4号溶剂 (中慢干溶剂、稀释专用)
GC-FINE 4号点滴溶剂 (在使用4号溶剂时的配套专用点滴溶剂)
※ 在使用GC-FINE 4号溶剂时,须配套使用GC-FINE 4号点滴溶剂作为黏度调整用点滴溶剂
(2) 无甲苯溶剂
NF102溶剂 (白色、满版印刷用溶剂)
NF103溶剂 (4基色墨用标准溶剂)
NF104溶剂 (干燥调整用慢干型溶剂,不可单独使用)
(注)104溶剂在102溶剂或103溶剂中以50%以下的比率混合使用。
(3)甲苯类溶剂
SL302溶剂 (白色、满版印刷用溶剂)
SL303溶剂 (4基色墨用标准溶剂)
SL304溶剂 (干燥调整用慢干型溶剂,不可单独使用)
(注)304溶剂在302溶剂或303溶剂中以50%以下的比率混合使用。
三、适用薄膜及用途
表1适用薄膜和用途
用途
|
被印刷体
复合方式
|
PT玻璃纸
|
OPP
|
K涂层薄膜
|
聚酯
|
尼龙
|
蒸煮
高温蒸煮
|
DL
|
—
|
—
|
—
|
〇*
|
〇*
|
含油食品
水煮
|
DL
异氰酸酯EL
|
—
|
〇*
|
〇*
|
〇*
|
〇*
|
含水食品
水煮
|
DL
异氰酸酯EL
|
—
|
〇*
|
〇*
|
〇*
|
〇*
|
冷冻食品
干燥食品
一般食品
无水煮
|
DL
异氰酸酯EL
亚胺EL
丁二烯EL
钛EL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**
|
〇: 可以适用
〇*: 如需水煮蒸煮用途,请参照表11之后选择您所需要的色相
〇**:使用尼龙时,请使用F以上的等级。
四、印刷物性状
(1)附着性
GC-FINE系列油墨对下列薄膜有良好的附着牢度。
表2胶带附着牢度评价结果
测定项目
薄膜
|
胶带附着牢度
|
划伤
|
揉搓
|
印刷之后
|
一天后
|
一天后
|
一天后
|
OPP
|
4
|
5
|
4
|
4
|
KOP
|
5
|
5
|
5
|
5
|
PET
|
5
|
5
|
5
|
5
|
NY
|
5
|
5
|
5
|
5
|
PT
|
5
|
5
|
5
|
5
|
判定基准:优5一一I劣(公司内部评价例)
油墨构成:GC一Fine R 39蓝/GC-Fine R 631白
薄膜种类
OPP:处理OPP Pylene P2161 20μm (东洋纺)
KOP:KOP#6000 20μm (Daicel)
PET:处理聚酯E5100 12μm (东洋纺)
NY:处理尼龙Emblem 0 N -RT 15μm (uniti ka)
PT:PT#300(Tohoello)
(2)残留溶剂
Gc—F i n e系列油墨的残留溶剂在OPP薄膜上也体现出良好的水平。
表3 GC Fi ne系列油墨的残留溶剂(测定例) 单位:mg/m2
油 墨
|
醋酸乙酯
|
丁酮
|
IPA
|
醋酸正丙酯
|
甲苯
|
合计
|
GC-Fine
|
0.25
|
0.00
|
0.11
|
0.24
|
0.00
|
0.60
|
NEWLPSUPER
|
0.09
|
0.38
|
0.08
|
0.04
|
0.90
|
1.49
|
<印刷条件) (公司内部评价例)
印刷机:5色机、 印刷速度:150m/分
印刷构成:4色套印 (175线/inch、 电雕刻套印图案面积80%)
/白(175线/inch 电雕实地板)
干燥条件:1~4单元(色墨) 40℃/5单元 (白) 60℃
薄 膜:处理OPP(PYlen P2161:20μm ≤一东洋纺)
稀释溶剂:GCFi n e色墨/GC Fi ne4溶剂、白墨/GC—Fi n e 3溶剂
NEWLPs u P ER色墨/SL303溶剂、白墨/SL302溶剂
油墨粘度:#3察恩杯、色墨14秒、自墨1 5秒
残留溶剂测定:HEADSPACE法(气相色谱图表)
五、复合物性
为试验油墨复台物性,使用弊公司的单色印刷机印刷,并用弊公司复合试验机进行
EL和DL加工,NSDL加工使用的是东洋摩顿公司的复合实验机。
(1)印刷复合加工条件
<印刷条件>
印刷机:弊公司的单色印刷机
印刷结构:印材/蓝墨/白墨 各颜色均为35μ 花样板
印刷粘度:#3察恩杯 15秒
印刷速度:40m/min
<复合速度>
EL复合:60m/min
DL复合:40m/min
NSDL复合:40m/min
<印材>
OPP:Pyl ene21 61(20μ)
PET:Ester E51 00(1 2μ)
NY:Emblem 0N—RT(1 5μ)
(2)EL复合物性
表4●亚胺(EL420)、 丁二烯(EL451)
印材
|
复合强度(×9 . 8 Mn/1 5mm)
|
热封强度(×9 .8N/1 5mm)
|
EL420
|
EL451
|
EL420
|
EL451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OPP
|
90B
|
70B
|
95B
|
70B
|
1.2
|
1.1
|
1.3
|
1.3
|
PET
|
360F
|
300F
|
370F
|
350F
|
2.2
|
2.3
|
2.4
|
2.5
|
印刷结构:印材/油墨/AC剂/EX-PE(30μ)
亚 胺:EL420 NVO. 66% 凹印版辊1 5μ
丁二烯:EL451 NVl% 凹印版辊1 5μ
E X—P E:NOVAT EC LC500
表5●异氰酸酯(EL530)
印材
|
复合强度
(×9.8mN/15mm)
|
热封强度
(×9.8mN/15mm)
|
耐水煮性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油煮
|
水煮
|
NY
|
97F
|
900F
|
6.0
|
6.2
|
〇
|
〇
|
PET
|
950F
|
700F
|
5.4
|
5.1
|
〇
|
〇
|
印刷结构:印材/油墨/AG剂/EX—PE(20μ)/LDPE(40μ)
异氰酸酯:EL530 NV8% 凹印版辊15μ
E X - P E:NOVATEC LC500
L D P E:T U X - FCD
油 煮:内装物为色拉油/番茄酱/食用醋=1/1/1的混合物。
以85℃煮30分钟后,评价复合剥离强度。
水 煮:内装物为自来水。以98℃煮30分钟后,评价复合剥离强度。
(3)DL复合适性
DL复合的物性如下:
表6●聚醚类(TM329)
印材
|
复合强度
(×9.8mN/15mm)
|
热风强度
(×9.8mN/15mm)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OPP
|
150B
|
100B
|
1.8
|
1.6
|
PET
|
370F
|
400F
|
3.3
|
3.5
|
印刷结构:0PP/油墨/粘合剂/VMCPP(30μ)
PET/油墨/粘合剂/CPPl(30μ)
粘合剂:TM329/CAT8B 涂布量2. 5g/m2
V M C P P:2203
C P P1:TOCHELLO CP—GHC
表7●聚酯类1 透明袋1(TM595)
印材
|
复合强度
(×9.8mN/15mm)
|
热封强度
(×9.8mN/15mm)
|
耐水煮性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油煮
|
水煮
|
NY
|
350F
|
380F
|
6.1
|
6.1
|
〇
|
〇
|
PET
|
360F
|
330F
|
5.0
|
5.2
|
〇
|
〇
|
印刷结构:印材/油墨/粘合剂/PE(60μ)
粘合剂:TM595/CAT—RT56 涂布量3.1g/m2
P E:TAMAPOLY NB-1
油 煮:内装物为色拉油/番茄酱/食用醋=1/1/1的混合物。
以85℃煮30分钟后,评价复合剥离强度。
水 煮:内装物为自来水。以98℃煮30分钟后,评价复合剥离强度。
表8●聚醚类2 透明袋2(M595)
印材
|
复合强度
(×9.8mN/15mm)
|
热封强度
(×9.8mN/15mm)
|
耐水煮性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油煮
|
水煮
|
NY
|
1000F
|
650B
|
6.2
|
6.0
|
〇
|
〇
|
PET
|
1000F
|
330F
|
5.1
|
5.1
|
〇
|
〇
|
印刷结构:印材/油墨/粘合剂/CPP2(60μ)
粘合剂:T M 5 9 5/C A T—R T 5 6 涂布量3. 5 g/ m2
C P P 2:Z K 62
油 煮:内装物为色拉油/番茄酱/食用醋=1/1/1的混合物。
以1 20℃煮3 0分钟后,评价复合剥离强度。
水 煮:内装物为自来水。以1 2 0℃煮3 0分钟后,评价复合剥离强度。
表9●聚酯类3 铝箔袋(AD817)
印材
|
复合强度
(×9.8mN/15mm)
|
热封强度
(×9.8mN/15mm)
|
耐水煮性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油煮
|
水煮
|
PET
|
300B
|
580F
|
6.0
|
5.8
|
〇
|
〇
|
印刷结构: 印材/油墨/AL(7μ)/CPP2
粘合剂:AD817/CAT—RT86 涂布量4.5g/m2
C P P 2:Z K 6 2
蒸 煮:内装物为色拉油/番茄酱/食用醋=1/1/1的混合物。
以135℃煮30分钟后,评价复合剥离强度。
表10●NSDL复合物性
印材
|
复合强度
(×9.8mN/15mm)
|
热封强度
(×9.8mN/15mm)
|
外观
|
白色
|
叠印
|
白色
|
叠印
|
OPP
|
150B
|
130B
|
1.3
|
1.4
|
〇
|
印刷结构: 印材/油墨/粘合剂/VMCPP
粘合剂:ADN369A/B 涂布量1.2g/m2
V M C P P:2203
从上述印刷结构的试验结果来看,在实际使用中强度没有问题。
在OPP/NSDL/VMCPP的结构时,外观也没有问题,
六、辅助材料、添加剂
GC—FINE在通常的印刷结构和印刷条件的情况下,不需要使用辅助材料和添加剂。但在下列情况下,根据需要使用下列辅助材料和添加剂。具体使用方法敬请垂询。
NT反粘防止剂:印刷双面处理过的薄膜时使用。使用方法请参照下面注意事项。添加过多会影响复合性能。
LPSUPER硬化剂:《GC—FINE》是一液型油墨。但需要增加特殊耐性时,油墨中添加本硬化剂1~3%。添加过多就会影响耐闭塞性。
LP232带电防止剂:通常不需使用。但根据静电障碍情况,油墨中添加本添加剂1-2%,添加过多就会影响复合性能。
七、使用上的注意事项
(1)抗反黏性
GC—FINE 的抗反黏性良好,在使用一般薄膜时不需要采取特别措施。但如果使用下列薄膜时,由于印刷结构的原因,抗反粘性稍微差点。因此,请添加NEWFINK BLOCKING防止剂3-5%,此外,用剩的油墨不能转用于耐蒸煮产品上。
耐反粘性略差的薄膜为PT玻璃纸、双面处理薄膜、双面涂布薄膜(PVDC涂布、HS涂布、处理剂涂布等),单面PVDC涂布反面做过处理的薄膜,表面两面印刷的场合等。
(2)醇类AC剂、黏合剂
使用纯醇型的AC剂和黏合剂时,根据复合加工条件(如速度、版滚压力等),色墨有可能发生犯水现象。此时,可在黏合剂的稀释溶剂中加水10%或使用含10%水分的AC剂和黏合剂。
(3)关于3红、11红、16红(溶性偶氮类基墨)的使用限制
a)由于会产生迁移故障,所以不能作水煮、蒸煮用途使用。
b)使用尼龙、玻璃纸等吸湿性薄膜时,根据产品(被包装的食品)的后加工条件,保管条件,由于水分的影响,会有产生变色或是迁移的危险。特别是豆腐、魔芋、冷冻食品等包装表面沾水的,请避免使用以上色相。
c)对于少量添加白墨、冲淡剂、调墨油的浅颜色,由于会引起残墨的掉色,所以请避免作为调色基墨使用。
d)特别是浅颜色的构成,在热封时有热变色的危险,在210℃以上热封时请避免使用。
(4)PT玻璃纸的注意事项
PT玻璃纸容易受湿度影响,根据其保存状态及印刷环境,会引起油墨附着牢度降低,请务必注意。另外,如双组分使用会获得更高的复合强度。如有需要,请使用3%的LPSUPER硬化剂。(此时配套使用35%的NT反粘防止剂)
(5)不适合的薄膜
1)MST(氯乙烯-乙酸涂布薄膜) 残留溶剂、抗反粘印刷效果都会降低
2) OPA(二村化学产改制OPP) 印刷效果、初期附着牢度
3) OPZ(TOHCELLO产改制OPP) 残留溶剂、抗反黏性降低
4) Embler OV(Unitick产) 白墨部黄变
5) Harden N7032(东洋纺产改制NY) 印刷效果印刷适性降低
6)Yupo (王子油化产合成纸) 附着牢度不良
7)Triple nylon 附着牢度不良
八、基准色及使用事项
GC—FINE 系列中设定了如下各种颜色。根据用途对使用基色墨有所限制规定,请充分注意。
表示适用领域的记号标在各色相符号之前。
表11 GC—Fine系列设定色
〇: 使用可 ×:使用不可 *:使用可 有限制事项
序
号
|
构成
水煮蒸煮温度℃
基墨
|
|
NY迁移
(1)
|
PET/CPP
(2)
|
NY/CPP
(3)
|
PET/AL/ CPP (4)
|
浅色的变色
(5)
|
非
水煮
|
100
|
120
|
135
|
120
|
135
|
100
|
120
|
135
|
120
|
135
|
耐热性
|
耐蒸煮性
|
1
|
3红
|
〇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-
|
2
|
11红
|
〇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-
|
3
|
16红
|
〇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×
|
-
|
4
|
651白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*(6)
|
*
|
*
|
*
|
*
|
*
|
*
|
〇
|
-
|
5
|
681白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*
|
*
|
*
|
*
|
*
|
*
|
*
|
〇
|
-
|
6
|
F121红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〇※
|
(230)
|
〇
|
7
|
F170红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×
|
×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8
|
F22黄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〇※
|
×
|
〇
|
9
|
F23黄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×
|
×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〇※
|
×
|
〇
|
10
|
F520朱
|
〇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11
|
F523朱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×
|
×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〇※
|
×
|
×
|
12
|
F572牡丹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×
|
×
|
〇
|
×
|
×
|
〇
|
〇※
|
×
|
×
|
13
|
Z114红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14
|
Z234黄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〇
|
×
|
〇
|
〇
|
×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15
|
Z821紫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〇
|
〇
|
×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16
|
Z831紫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×
|
〇
|
〇
|
×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17
|
R162红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18
|
R180红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19
|
R181红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20
|
R235黄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21
|
R262黄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22
|
R39蓝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23
|
R515朱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※
|
(240)
|
〇
|
24
|
R525朱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※
|
(240)
|
〇
|
25
|
R631白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26
|
R641白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27
|
R79草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28
|
R89茶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29
|
R92黑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30
|
R调墨油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31
|
R冲淡剂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〇
|
<用途限制> 无标记:一般等级,F:水煮等级,Z:蒸煮等级,R:高温蒸煮等级
<各种实验条件>
基色墨的性能评价
(1)NY迁移---表示颜料向尼龙薄膜上的迁移性(浸透性)。特别是在水煮、蒸煮用途上,请绝对不要使用3红、11红、16红,残墨管理上也请充分注意。
(2)PET/CPP---由于迁移到热封CPP,则判定为对内装物的污染,所以判定了PET蒸煮袋是否可以使用。
(3)NY/CPP---用透明蒸煮袋,将向NY的迁移和热封面的迁移一同来判定是否可以使用。
(4)PET/AL/CPP---此构成下,由于油墨夹在PET和AL之间,所以有发生迁移的可能,根据起因与颜料的耐性(耐热变色性,复合强度等)判定是否可以使用。
(5)浅颜色的耐热性---白/色墨=95/5的浅颜色,由于热封及蒸煮可能会发生变色,请务必注意。
表11中(4)的※标记色相的浅颜色请特别注意。
〇:到250℃无变色 ×:210℃变色 ()内的数字表示变色温度。
实验条件:白墨/色墨=95/5
耐热性:210℃-250℃、2×9.8mN/CM2,1秒
耐蒸煮性:135℃、30分
(6)对于651白、681白,颜料无发生迁移的危险。但由于材料构成、加工条件,担心会降低破袋强度,所以请根据用途、适性进行使用。
<使用注意事项>
本产品介绍采用的是本公司试验数据,并非保证资料。印刷(涂布)条件、加工条件、
方法、基材等不同时,油墨性能会不同。请根据用途,充分确认后再使用。
使用本产品前,请务必仔细阅读(产品安全数据表)(MSDS)后再使用。
1、 本产品(无苯型)在配方构成成分中没有添加甲苯和二甲苯。另外,在产品中的芳香族有机溶剂控制在0.5%以下。
2、 本产品符合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第57条,使用时请严守产品标签上所记载的注意事项。
3、 本产品属于消防法危险物(本品标签中已标识)请在确认防火、防静电等措施后再使用。
4、 本产品进入眼里或溅在皮肤上时的救急措施以及灭火方法,事先应按(产品安全数据表)(MSDS)妥善处理。
5、 其他
本产品按照日本印刷油墨工业联合会指定的 《有关食品包装材料用印刷油墨的自主规定》(NL规定)选材生产的。但是,需注意本产品不可与食品直接接触使用。
|